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找资讯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尊龙凯时最新-尊龙官方平台 > > 产业转移 > 到中上游建园区 飞地经济成长江带产业转移新抓手

到中上游建园区 飞地经济成长江带产业转移新抓手-尊龙凯时最新

发布时间:2017-06-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402

        6月2日,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鼓励江浙沪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实现利益共享。

  “飞地经济”模式,即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近十多年来在长三角地区颇为盛行,并逐渐成为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此次《意见》明确支持的“飞地经济”,跳出了以江浙沪为主的长江下游省市合作的区域范围,将其推广至整个长江流域,有利于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这对于涵盖11个省市、东西纵深长、各地区发展差距显著的长江经济带来说,为其上下游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尊龙官方平台的解决方案。

  以“飞地”对接长三角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到了调整、深化的新时机,长江经济带也迎来产业转移新契机。

  2016年底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蓝皮书》称,长江经济带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大、缺乏错位发展思路,需要健全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建立横向区域利益分配机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以生态建设为例,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长江经济带沿线不同省份的代表委员们都会提出长江生态的相关建议,各地在长江生态方面的利益诉求不一,中上游地区热衷于呼吁生态补偿,下游则呼吁生态保护。

  上述《意见》提出,支持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探索完善异地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生态受益区共建合作园区,健全保护区与受益区的利益分配机制。

  一直以来,长江中上游地区对于对接长三角地区积极性都颇高。

  2016年,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教授李琳在其关于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中的“飞地经济”发展对策报告中指出,将建设飞地园区列入湖南对接长三角、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合作重点专题,落实牵头部门;建立湖南与长三角政府层面的常态化协调机制,引导各地政府研究制定促进飞地园区落地和发展的相关地方法规和规章。

  在她看来,飞地经济作为一种以跨越空间共建园区为载体、以合适的利益共享机制为手段、以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正成为江苏、上海、安徽、四川等地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举措并获得快速发展。

  充分挖掘飞地经济的潜力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飞地经济”最近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文件中,对于缩小长江经济带东中西差距非常必要。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飞地经济”,鼓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叶青说,这是官方文件对“飞地经济”的一次充分肯定,各地应该充分挖掘飞地经济的潜力。

  湖北某市副市长告诉记者,他们跟杭州建立了对口帮扶城市,单就农产品电商合作方面,已经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商机,他们还带着干部去杭州阿里巴巴考察学习。

  事实上,早在八九十年代,江浙沪地区就有在外地建园区的先例。比如常州发展“飞地经济”,先后与国内三峡库区、陕西安康及国外一些城市建立起了战略伙伴关系,为经济不发达的三峡库区提供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和合作项目的建设,达到两地双赢的结果。

  上述《长江经济带蓝皮书》分析,一般而言,正常的产业发展会呈现“雁形发展”趋势。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会向长江中上游地区梯度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各省市间的产业发展相对独立,缺乏密切联系,以至于科技创新要素难以实现区域化协作发展。

  据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的长江经济带园区发展信息化平台的数据梳理发现,在长江经济带的151家国家级园区中,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有47家,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有43家,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有11家。

  在很多各地举办的招商活动上,各地产业园区推介的项目同质化程度高,在产业方面多竞争大于合作。因此,飞地经济能否让两地做到互补互利,创造经济利益分配的新格局很关键。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网站地图